当前位置: 61范文网 > 专题范文 > 读后感 >

2022年目送八年级读后感600字合集

| 来源:网友投稿
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目送八年级读后感600字合集,供大家参考。

2022年目送八年级读后感600字合集

《目送》这本书,细加辨析的话,慈为慈爱、和善,是输一己之善良关爱于外界,方向向外;无慈难以成悲,无悲亦难以为慈。这两者,互为因果,常常相辅相成,每每联袂而行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目送八年级读后感600字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!

目送八年级读后感600字1

读到这一章节,最后一句,颇有感触:“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,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”。突然想到汤显祖在《牡丹亭》有《鹧鸪天》一阕,于你,于我,于所有奋斗路上的年轻人颇有教义,提笔默写,聊以为寄——“刮尽鲸鳌背上霜,寒儒偏喜住炎方。凭依造化三分福,绍接诗书一脉香。能凿壁,会悬梁,偷天妙手绣文章。必须砍得蟾宫桂,始信人间玉斧长。”

——题记

在我的大学生活中,有一样东西是始终不可或缺的。数量不多,但是内容能眩人耳目,不贵,却彰显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,散发着智慧的光芒,带着精深的思想,载着作者辛勤的汗水,背负着历史背囊,向你缓缓行进。

它能帮你找到准确的人生定位,价值取向,与你分享人生的真谛,他的行文告诉我:男孩,士不可以不弘毅!她的墨香告诉你:女孩,此花莫与群花比。

缓缓的翻开一卷带着历史沧桑感后浓重感的词卷,那里记载着太多古人的悲欢离合与浮萍散聚,有无数风流王者金戈铁马,逐鹿中原的故事,有山中隐士无心功名,归园田居的故事,有着无数折腰英雄赤血黄沙,马革裹尸的故事,还有无数仁人志士,游走于茶马古道,奔走相告。

当你对人事迷茫,对故乡思故人的时候,你会听到晏殊“不如怜取眼前人”的感叹。在你蹉跎光阴时,你会听到李清照“感月吟风多少事,如今老去无成”的悲叹。当你放荡不羁,你会听到李煜“无限江山,一响贪欢”的悔恨。当你感慨流年光转,韶华易逝的时候,你会听到蒋捷“流光容易把人抛”的些许无奈。当你仕途不顺,屡遭坎坷,你会感受到东坡“又得浮生一日凉”的豪迈与豁达。当你春梦无痕,遥望月色,思念故里佳人,汤显祖会对你有所慰藉“则为你如花美眷,似水流年”。

当你沉浸在书海之中,你会无限欢愉,你无须与任何人交谈。看似形单影只,但意不孤独因为有的时候,一个人也是独欢,两个人却是寂寞。就像龙应台所说:智慧必定来自成熟。成熟,是成长的必然产物,犹如那初好的牡丹,雨后的新竹,或是那傲枝的寒梅,就在一场新雨过后,在你有意无意之间,就会看到怒花新立,竹林穿风,翠绿初新,云霞翠烟。这也许叫做寂寞开无主吧,就像冷梅那样,不为别人赞美,自己傲然怒放,只听从内心的召唤,在自己的季节里绽放和摇曳,那没一片花色与每一缕花香,惹得旅人驻足与观望。我们赞叹她的盛美,我们可曾知道她在寒风中寂寞的绽放?我们爱闻寒梅的冷韵幽香,怎有知道她曾经受过的冷雪冰霜?我们也会赞叹雄鹰的振翅高翔,但是谁想过他们经历过怎样的生死存亡?

目送八年级读后感600字2

人都有温情的一面,即便是燃烧着野火的龙应台。散淡的文章里,把浓浓的亲情深埋在字里行间;随意而写的闲适中,把台湾的风土人情传递了出来;即便写的只是家里的日子,还是在不经意间把一个大家的深刻隐约的显露。

貌似不着边际的表述里,安置了上下三代人的默默温情。没有浓墨重彩的去扬厉爱深爱切的感受,只是随手把捡起日子里的点滴,然后,你会在无意之间被貌不惊人的文字打动,会报以会心一笑,会默然神伤,会被柔软的孝顺所温暖。

写亲情一般都回难以自持在浓的化不开的情感里。但是,《目送》不会让你如此,即便笔者的母亲脑萎缩不认识自己的儿女,但是你也会在作者那智慧而又充满爱意的孝顺中,看到灿烂的人性,把你温暖的留下含笑的热泪。书的最后写到作者的父亲埋葬故里,族人把这个从台湾回来的孩子按照当地风俗荣光下葬。你会为乡里人们那打不断的骨肉相连而浩然落泪,那是自豪的泪,交织着民族大义的泪。一句,族人们就像迎接自家里十几岁走丢的孩子一样的,在几十年后接来了从台湾回来的骨灰。你不能不为之动容!

合上书的时候,你的思想会在那一场葬礼的轰轰烈烈中升腾,从一个人的爱,到一个家的亲,最后阔达到一个中华民族的分合。你会忍不住想,哪些走丢的优秀华夏儿女,又有多少,又会葬身何处呢?扼腕叹息里,桑梓依旧在,青山永不老。

这就是大家的文笔,不着痕迹里,就写出了大视野大境界。

有时候,甚至,你都会读的心不在焉。或许,这是两岸下笔不同的思维所决定,但是,你的思绪还是会不绝如缕的随同文字勾勒的人情去起伏。

散散的文字全然不似作者火力凶猛的杂文,文字所及,依然能抵达文化深处的基因,即便是写生活里的点滴和琐碎。你可以从另外的世界里,看到他们社会里的风情,也能清晰的对比出我们自己生活里的各种劣根,甚至你还能看到制度里的黑洞。不避讳能直言,在温情的文字里依然能真实的传递批判的力量。

刚猛而深刻犀利的龙女侠,在《目送》里回到生活的真实烟火,用随意即兴的日子,淡然的描绘出我们共同的亲情。做起了孝顺的女儿,回到了碎所里的母亲。做女儿,那般温润智慧;做母亲,一样絮叨,一样在代沟前耸肩表达深广的无奈。

这就是真实的目送,这就是我在稀稀疏疏的文字里读出的感受。

目送,我们的亲人,我们的子女,让我们共同去经历,一起去相互目送,一起相互慰藉,在这浅长而又深邃的日子里,在亲情的温暖中,在这浩茫的人生里!

最后,感谢《目送》!

目送八年级读后感600字3

龙应台的儿子安德烈为母亲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,母亲的第一个反应是“好,我学会了,以后能够做给你吃了。”,儿子却认认真真地说:“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自己吃。”

家是什么?有父母在、伴侣在、儿女在的地方,就是家。家的存在,是成长的催生剂,“躲在书房里的小姐”做了母亲后立刻变成一个很能干的人,能够在十分钟为四个孩子端上色香味加营养到位的食物。家的存在,也模糊了家庭成员个性的意识,个性是女性,即使如龙应台这样的公知人物,“等孩子大了,发现独自生活的自己又变成了一个不会烧饭做菜的人。”

人生有太多的意外,再怎样顽执,躲但是生老病死之自然规律,“有些事,只能一个人做。有些关,只能一个人过。有些路,只能一个人走。”这是《目送》书里《山路》一文里的一句话,也是作者在叙写亲情的基础上,对生命和人生的最真实的体验:哪怕是我们还能彼此拥此的此刻,我们也务必找到自我,素颜修行。若没有这份独自承受人生的勇气,我们无法安放生命中一次次的“伤逝”和“舍”,做不到火葬场的炉门前对父亲的最后一次目送,当不了给失忆母亲带来温暖的“雨儿”,为儿子送行时控制不了“母亲的深情”。

目送八年级读后感600字4

“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,只不过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,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:不必追。”

龙应台在《目送》中写的是她个人的情感。写她与儿子一起逛街时,儿子不愿跟她牵手过街,儿子大了,有了疏离感;写她母亲得了老人痴呆症,反反复复的问她是谁,写她与母亲逛街,母亲的那个爱美样子;写她与父亲同样在过街时,要牵她的手,而她已经人在中年,写她父亲最后病重生活不能自理时,由于佣人的疏忽,眼屎黏住了眼,等等。

龙应台的文笔优美而细腻,将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娓娓道来,那些情感也如流水般涌出笔端,跃然纸上。只是让人不禁为之唏嘘的是,父母老后的情形。我甚至觉得在美丽文字的背后,龙应台是不是也想到了她老时的情景?由此,你不得不想到自己。

这个社会是需要关怀老年人的。虽都说老人像孩子,但孩子是生命力的象征,而老,那是英雄迟暮,美人易老时。那是一个成年人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时刻,那是垂垂老去等待死亡的时刻。那时,多少预示了人生的悲怆。或者,说的白一点,人,要有个好死!

我非常喜欢《不相信》中所写的,假如我笼统的隐晦的表达的话,那就是理想主义堕落为现实主义,而转向实用主义的过程。是理想沿着这一路线演变而归于世俗的过程。龙应台在文末引用了李叔同的话。我想他是尊重这位弘一大师的。我猜测,她应该非常佩服佛家的圆寂。因为这是将死亡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从容面对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我们似乎应对那些主动舍弃生命者抱有尊敬之情。正像苏格拉底所说,“踏上死亡之途”与“继续存活”,“孰优孰劣”,“只有神明知道”。

当我们对生老病死充满疑惑时,李叔同在临终前“悲欣交集”四字绝笔及偈语或许告诉了我们他的人生体验。

“君子之交,其淡如水,执象而求,咫尺千里。问余何适,廓尔忘言,华枝春满,天心月圆。”

目送八年级读后感600字5

她的《目送》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的《背影》,当初上学时学《背影》,一点都不感动,后来上了大学,我慢慢的体会渐深,这是关于光阴的故事,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。2008年奥运前夕,父亲和母亲来北京,匆匆的住了15天,那时父亲看起来还是那样高大强健,下飞机时那么健步如飞。2010年端午,感觉两年恍然间父亲老了,满头白发,步子慢了,他是真的老了。2010年12月,父亲来北京看病,看到父亲我说不出太多的话,心酸彻夜难眠。唤起了我太多的回忆,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亲是我们宽大的遮护伞,我想起来了读初三时,下晚上自习时,父亲在乡政府宿舍里给我留的一块西瓜。

长大的时候父母亲却渐渐成为我们极欲摆脱的枷锁,那个十八、九岁年纪的我们充满了青春的叛逆,想要尽快地离开父母的庇护,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,我想起来98年我上大学时,关于送我去长沙,我和父亲还辩过嘴,而那年我们家里读书买房,经济上的很拮据。可真的在外孤单流浪,跌得满身是伤的时候,最怀念的还是父母亲的鼓励,因为在父母的心目中,自家的小孩都是最棒的。想来了这次父亲来北京看病时仍然清晰地讲到那些道理。……..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在,亲人在的时候总是不够珍惜,而在她们忽然离去之后,我们才明白,这个世界上也许再也没有人像家人一样无私无悔地爱着我们,那份入骨的血缘和温暖的失去足于使整个人生的信念倒塌。家人的缘分要几世的福分才能修得在一起,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缘分,生离死别之间,唯有亲情的思念仍然是不变的。

推荐访问:读后感 目送 合集 目送八年级读后感600字合集 目送八年级读后感600字5篇 目送读后感八百字

热门文章

2022年度《形势与政策》读后心得体会1

在《形势与政策》的课上,我初步了解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现况。中国展开全方位外交,活跃于世界舞台,国际社会进一步把目光投向中国,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稳定上升。可我觉得,在中国快速崛起的同时,将要面临的是更多

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读后感7篇

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读后感7篇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读后感篇1坚持以人为本,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,是贯彻落实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,坚持立党

中国共产党一百周年大会讲话读后感12篇

中国共产党一百周年大会讲话读后感12篇中国共产党一百周年大会讲话读后感篇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7月1日上午8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。中共中央

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读后感8篇

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读后感8篇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读后感篇1安邦固本、安身立命、长久治安、安居乐业 在一个有一个凝结了中华民族传统只会的成语里

塞罕坝精神读后感8篇

塞罕坝精神读后感8篇塞罕坝精神读后感篇1从卫星云图上看下来,那一弯深深的碧绿,仿佛一只雄鹰翱翔云际,这里就是平均海拔1500米、年均气温-1 4℃、最低气温

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读后感6篇

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读后感6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读后感篇1在建党100周年之际,聆听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

2022年苏东坡传名著读后感初三合集(全文完整)

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,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,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。这样的读后感更好,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苏东坡传名著读后感初三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!2022苏东坡传名著

读后感奋斗目标新征程10篇

读后感奋斗目标新征程10篇读后感奋斗目标新征程篇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

红楼梦53回读后感合集通用(完整)

《红楼梦》中有着这样的一群丫鬟,她们不是让人哀悼怜悯,而是令人震惊与敬重,读完红楼梦,不如写一篇红楼梦读后感吧!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“红楼梦53回读后感”,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,供大家写文参考!

关于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的读后感7篇

关于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的读后感7篇关于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的读后感篇1秦泽文,男,汉族,1997年6月出生,201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南开大学法学院

2023年草房子读后感初中800(3篇)(完整文档)

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,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,应以写“体会”为主。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?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草房子

2022年目送八年级读后感600字合集

《目送》这本书,细加辨析的话,慈为慈爱、和善,是输一己之善良关爱于外界,方向向外;无慈难以成悲,无悲亦难以为慈。这两者,互为因果,常常相辅相成,每每联袂而行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目送八年级读后感600字,